官家省吃少花合時宜
大英帝國揚威世界,在全球殖民時,公營體制和公務員系統亦隨國土擴展而膨脹,但散漫無章。直到1853年的The Northcote-Trevel Yan Report出爐,才開始有改革的建議。
西方先進國,到了20世紀,政府開始減肥縮開支。80年代新自由主義盛行,各國崇尚自由經濟,新右派也不得不改革國營企業,以及里根總統奉為國師的佛利民的重要主張“小政府”。撒切爾夫人的私營化政策,即當代產物。馬哈迪東施效顰,私營化計劃羼入他向東學習的“亞洲價值觀”,畫虎類犬成為養肥朋黨的手段。故此,在大量私營化計劃下,理論上可以為政府瘦身節省天文數字的開支,落實後則適得其反。
如今回頭一望,國庫開支在其他名目下,如不平等合約的優惠朋黨─上億的收費站收費歸入大道公司,但收費站建築費歸給政府。這有如屋主出租店舖,竟要負責租戶的店面裝修費、購置傢俬、安裝冷氣系統甚至收銀機的費用。
其次,金融風暴打救私營化公司,數以百億計。其三,若由政府建設20多條大道,成本該在200億之內,但僅賠大道公司,已經三四百億。私營化計劃之下,開支不減反增,也算得是上世界奇觀之一,應可申請聯合國奇觀遺產保護。
公務員人數,並未因私營化計劃而消瘦,反而像個財源廣進的商賈,吃到腸肥腦滿,油光滿面,與日俱增地加磅。特別在敦馬下台之後,國家的肥肉已被分割殆盡,沒剩什麼可以再化公為私。但短短幾年,財長一再宣布,為了解決大學畢業即失業的困境,大增公務人員,一舉突破百萬人的龐大隊伍。
稍後,又再在公布財政預算案時宣佈,為了提高政府的傳遽系統的效率,再增聘公務員。如今這支大軍,一般整數稱120萬,實際數目也逾115萬之巨。
按公務員與人口比例,我們在全球算是數一數二之高。宋朝冗兵之多,可謂史上著名,但輸我們好幾個馬位。
此番油價暴漲,國家所受衝擊不小。在呼吁人民共克時艱之際,政府也稍作示範,減薪節約。除了高教部退還第九大馬計劃的182億撥款,較見誠意之外,其他部門的各種奢華浪費開支,是否會令出必行,有待觀察。若再深究,可省的開支項目還多呢?如高官們的每月津貼的應酬費逾萬,請問官們應酬誰?高官去到哪吃到哪,自有人為他們埋單,我就不信有哪一個富商“應酬”之後敢等高官掏錢、刷卡;就是小小的官員與民親善互動時吃喝,有人敢讓他們出錢請客嗎?
若高教部可以節約為國省下182億,其他部門真要節約,三幾十億,總不致於省不下來。
汽油津貼不津貼,是一回事,政府開支應節約,分分錢當花在刀口上,則是責無旁貸的事。國家是大家的,錢也是大家的,別像二世祖花到像是他家的。否則,這絕對是進步和民主的反其道而行。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2008.06.15
Monday, June 16,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