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1, 2010

黃子評論 25/02/10 六日譚

如果垂涎人家的土地

要是看上別人的國土,垂涎三尺,像亞力山大,像成吉思汗那樣率領千軍萬馬,衝殺過去,橫屍遍野,血流成河,橫掃歐亞非三大陸,這叫開彊闢土的豐功偉業,乃萬古流芳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君王也。只有失敗的希特勒,以及日本的軍國主義群魔,才是惡魔。

但若閣下垂涎的是本國土地,則是另一回事。縱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王本身也不能侵佔平民的土地。皇親貴族,權臣悍將,霸佔他人田地,那是惡人當道,朝綱敗壞,是法治不彰之故,不等同合法。

以色列人至今仍敬仰的大衛王,所謂“大衛的王朝”在猶太人眼中,就如漢唐盛世在中國的歷史地位。當他需要一個平民叫亞勞拿的打麥場地,設立祭壇以止息瘟疫時,亞勞拿願意奉送,但大衛堅持付款。但這對賢伉儷難逃上帝審判,下場悲慘。

大衛王朝分裂為南北國,北國以色列有個惡名昭彰的亞哈王,他想得王宮附近一塊平民的葡萄園,獻議與園主交換或購買。但這是違反上帝的律法,園主拿伯拒絕。亞哈王無可奈何,但為之悶悶不樂。王后耶洗別,這女人在西方社會成為邪惡的象徵。為償王願,她設毒計,命令顯貴和民間長老,收買匪徒無賴誣告拿伯褻瀆上帝和咒罵君王。判之石頭打死。葡萄園遂歸亞哈王――這是巧取嗎?

幾年前《時代週刊》有篇報導,深入分析巴基斯坦塔勒班得勢的狀況。有則深具典型性的小故事。某夜,8個幪面大漢,破門進入一戶貧農的屋裡,制服了那家人,當父母兄弟面前輪奸13歲的女兒。雖然幪面,但他們都聽出認出,那為首的是當警察的鄰居。事後,暴徒警告不得報警,並且要永遠離開這裡。他們報警,那是一家人呆在警局幾天幾夜漫長得像沒有盡頭的過程,才“成功”報案。再經過漫長無數次的奔波跟進,才有警官向他們宣稱,經過調查,查無實據,也捉不到犯人。

接下來是受害者若再受警告,若不從命,放棄一家賴以維生的一小塊麥田,全家性命難保。幕後的主使,是當地一個豪強,在巴基斯坦有這麼一大批像《水滸傳》的祝家莊那種大地主的軍閥。獨立時受到英國政府法律的蔭庇,享有特權。

這類惡霸看上誰的土地,索取不得,派爪牙強姦是下馬威。苦主若不落荒而逃,再威脅以滅門。

說巧取,說豪奪,都可以。這些土豪惡霸,就這麼橫行了數十百年。巴基斯坦沒有甚麼法律、公義可言。塔利班找上這些受害家庭的青少年,保證可以替他們報仇雪恨,伸張公義,有誰會拒絕呢?

這個國家老馬曾經修土地法令,以至有人可以濫用權力美其名為徵用,實為巧取。幸虧,後來亡羊補牢,制止了濫權。

但土地實在太叫強人富人垂涎,在農業社會是因為肥美,在商業社會是因工業、商業價值。在官商勾結下,大馬許多土地,就被罪惡集團偷龍轉鳳,被巧取兼豪奪。直到本週,法庭才首次為弱勢的苦主,伸了冤。雖然賴家兄弟贏了官司,也等同無端被剝了一層皮 ――4年的奔走律師館、土地局、法庭等等,精神和金錢的損失,誰賠?

看來,垂涎人家土地的強人富人,雖然當不了亞歷山大或成吉思汗;雖有了ADORNA土地案的判決,最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至於欺詐、偷竊的罪行,則沒人沒法管之,仍然是有殺無賠的好營生。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自由撰稿人‧2010.02.25

黃子評論 28/10/09 言路

大官人放馬去追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成語的典故,原來是《論語.顏淵》子貢的話:“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而《鄧析子.轉辭》也有:“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到了元劇李壽卿的《伍員吹蕭》更有“大丈夫一言,駟馬難追,豈有翻悔之理!”

這一言即出,駟馬難追,從此以後就成了華人的君子和大丈夫的必備條件。

不過,大家也必須明白,擁有5000年偉大輝煌文化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下來,千萬億蒼生,到底有多少人是君子?多少人是大丈夫?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全面統計,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也沒人規模小些,做過抽樣調查,因此,我們無法得知君子和大丈夫佔中華民族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但用籠統、概括,並不科學的說法,君子和大丈夫的比例似乎不高,反似稀有,故君子和大丈夫才常常是凡夫百姓所佩服的對象――境界很高,你我大都修煉不到。

又如,馬華同志百萬,從獨立以來,成功當上部長的精英領袖,已有三幾打;若加上副部長及已被廢了的政務次長在內,總有100幾十位,當中有幾人是人民眼中的君子和大丈夫呢?

20多年,一路走來,獨立特行的翁詩傑,應算一個吧。

但這個一直看起來都是君子、大丈夫的總會長,連他師父在他被中央代表“處決”之後,也說他“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事前輸一票也走的話講得太絕,必須走人了。

結果他“社會托付事大,個人譭譽事小”,鐵了心不走。他師父李金獅也改口說,說過的話讓它成為過去。

古代的君子大丈夫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但好用文言的翁詩傑,並非古人,他也從未宣稱過自己是君子,更沒說過自己是大丈夫,他是官人,大官人。輸了14票說走,不過是遵守當時環境的遊戲規則而已,所以,對已出之言,毋須放馬去追。

要追的是“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的追――追大團結。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黃子‧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