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後盾難怒難言
聯盟時代,代表三大民族的三大政黨聯盟執政,在巫統的領導下平起平坐,那“平起平坐”仍然被嘲為一妻一妾的主從關係。據元老相告,當時的馬華總會長敦陳修信,若在內閣會議中持異議,僵持不下,以至拂袖而去。東姑不會因此當他“冇到”作棄權論,以少數服從多數,強行通過議案。反而是暫時休會,重新再談,以“ 理”服人為止。
從聯盟擴大為國陣之後,從一妻一妾增至一眾嬪妃,權力結構就悄悄從“平起平坐”轉變為眾星拱月,狀如巫統高踞寶座上對眾卿家。各黨領導人的關係,已非共同爭取獨立的戰友,而是江山早已穩固“權力才是力量”的新境界。因此,已沒有人具備敦陳修信的份量,可以駁回首相東姑的“指示”,或在內閣會議中拂袖而去。那種“平起平坐”已是往如煙。
待得馬哈迪權傾天下,林良實離家出走6個星期之後,回來並未換取到新經濟政策如期結束──當時以“國家發展政策”取代,實際上是打個模糊眼,在2020宏願熱火朝天掩蓋下,新經濟計劃繼續前進,前進至今。才有日後的這個國家欠下土著446年,非新經濟政策的20年或幾十年可贖清此原罪。
當林德宜“中鎗”,馬華以致其他國陣成員黨,無論怎麼稱呼他們,有人在內閣敢怒敢言提出異議、持堅真相嗎?無論是雙林蜜月時代或雙林之爭,或ABC 隊重歸於一的“黃氏王朝”,別說這關乎國運全民利益的大政策大課題。翁詩傑一句“三萬變三千的乾撈麵”這黑白分明的體制爛腳,生瘡流濃,無人不見的事實,被巫統太子爺政客怒斥時,到底有沒有同志在內閣內為他保航護駕,似一團謎霧。
任何人要在內閣要在國陣敢怒敢言,先決條件必須有本黨同志同心同德作後盾,勉強還可砍上程咬金的一兩板斧。若是單槍匹馬逞英雄,一板斧砍下去,連斧都被人斬斷,人家一哄而上團團圍住,眾罵如潮,閣下的一柄斧成了光光一支禿杆兒,環視儘見四周變臉怒目金剛的“友黨同志”,身後沒有一個同志身影,其時的孤寂感,可真夠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能不滄然泣下,後悔莫及?
當兩位敢怒敢言高中為馬華老大老二,若能雙劍合璧,說不定能打造出一個敢怒敢言的新氣象,為所代表的族群爭取多一點點小恩小惠的話語權。但這“夢幻組合”,也可能過剛則摧,一不小心就搞砸鬧僵。若是一山不能藏二虎,互相抵消,則誰也無法真的在巫統面前敢怒敢言。
被膺以重任監督政府政策敢怒敢言的蔡細歷,既然負責敢怒敢言,就不能僅向自己人擔綱的衛生部敢怒敢言,也須向巫統的德政敢怒敢言一番。一摸到馬來人主權這禁臠,立刻被警察召去問話。國人大喊雙重標準──因為言論更敏感的慕克力沒被召。這有個盲點,若是馬華全力聲援而非有人在扯後腿說不代表馬華的立場云云,標準會有所修正的。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2008.12.14
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