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甘,你受傷
從前在小食中心吃喝,惱人又尷尬的是好吃懶做的“乞丐”討錢,不想給,但又難以拒絕,特別是與朋友一塊,怕顯得吝嗇小氣,事後還作賊心虛般地解釋一番似乎才能洗脫種種不利的形象,真是豈有此理,做錯了甚麼?給嘛,於心不甘──那乞丐的收入,十之八九高過我們這些“打帶”但卻苦哈哈的白領打工仔──若有錢,每天還到咖啡店挨雜飯咩?
稍後,是碰各種人士,有殘障者,有領著殘障者來兜售閣下完全用不著小玩意兒,也不知應擺在哪、更不知可以送誰?或不吃想的食品、紙巾(即使沒環保這概念,也不是為了仿效老一代電影中的男主角隨時從褲袋裡掏給淆然淚下的女主角擦,還是改不了從小學就開始帶手帕出門的老習慣)。對這類弱勢群體,不買的話,連向同座親友解釋的權利也自動取消了──無論是否囊中羞澀,你真的連那幾令吉也給不起,你不伸手掏錢了事,不止是吝嗇,是晉級到冷漠缺乏起碼的同情心。有時不要東西只給點錢,有人又覺得冒犯了。
上述雖未全部成為過去式的,但已少碰見。現在式的常見本土或泰國的“出家人”以致不知屬何教派的神職人員來“化緣”,難辦真假,他們趨近時,你擺擺手,對方也就隨緣而去,並不糾纏;許多兜售茶葉光碟等物的中國人也如此,較易應付。但背著袋子,手攜一本內含各種看似官方的文件證書,以及各種殘障中心的活動照片,則不易應對了。
彼等的專業精神,十分到位。你擺手,他不走,反而說請別甚麼都不聽就擺手;你抬眼一望這高明的來者,她立刻淊淊不絕的說情講理,曉以大義,除非練就滴水不入,金剛不壞的金鐘罩鐵布杉之類的外功。否則,焉能聽而不聞,紋風不動地當她透明?
唉,我又不知是真是假?捐那10令吉20令吉,還要當眾一一查閱那厚厚一疊據說是官方文件?好意思咩?不信?對方挑戰你上網去查,老天,我是來吃飯的,即非CID,更非張天師專業捉妖,扛著照妖鏡上窮碧落下黃泉去追察是妖怪或神仙。有啥義務如此勞心勞力?
她越講,你越不信,但你也難反駁,拒之千里。最後你只好認輸,掏錢了事,滿腹狐疑下,一點也沒行善的喜悅感。
李嘉誠富後立品立德,把設立的慈善機構當自己的第3個兒子,以後大概閒雜人等也不好向他胡亂開口要錢了。這是一般人幹不起的好事。但依我淺見,只要行有餘力,心甘情願地量力而為,捐錢行善是義不容辭的事。把每年所願捐出的數額,預算好,主動出擊,送去所信任的機構。下次再碰上非常來路不明,觀之信心蕩然的“專業”募捐者,可以無愧於心地拒絕,即使他們是真的──要行的善,我已行了,要捐的錢,我已捐了。請讓我安心吃飯,好嗎?
貨真價實的慈惠機構,最好用其他途徑募捐,在龍蛇混雜的場所操作,難免啟人疑竇,常常令捐者不甘,募者受傷,何苦?
星洲日報/6日譚‧作者:黃子‧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2008.11.30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