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黃子評論 30/04/06 星期筆匯

我們不需國語的宗教局官員

傳統上的宗教局官員,職責專注於捉奸在床──只對回教徒。自從回教黨勢力坐大之後,或較全面地說,應是上世紀70年代大馬回教復興運動經過30多年的努力,培養了更多更激進的宗教官員後,這些巫統僱佣的官員有更宏大的使命感,不甘局限在捉賊捕盜般地設下天羅地網,破門而入把在房內翻雲覆雨的回教徒男女逮個正著。回教徒男女幽會不少,要收集情報以替天行道並不易,完成壯舉的機會實在不多。宗教局不斷擴大,官員如二戰後的英國海軍一直擴充,人人道德水準如此高超的衙門難免清冷,不找事作恐難遣有生之餘。因此,十多年來自行擴大其權力和職責,淨化公共道德的使命從回教徒普及到非回教徒,從密室內的三級五級公眾不宜,到好漢眼裡不容沙子,見光天化日下,像七、八十年代雙林雙秦的三廳文藝片公園牽手、沙灘接吻也當有傷風化控上法庭了!任憑宗教官員職權上綱上線地擴展下去,回教的高超宗教道德水準,就會強制性地加諸在各民各族頭上,這合乎憲法和法律精神嗎?

最新的演出是宗教官率領一群身份不明跡近流氓者,到咖啡廳打人。聽到有人報警才倉皇逃離現場的暴力版。內閣不能再被動地面對宗教局官員不斷越權動搖國本,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不能含糊地界定權限職責。

馬來詞匯拒絕受污染?

有了回教復興運動之後造就出來的大群充滿熱情使命感的宗教局官員,足教朝野驚恐憤怒不安。而我們二三流的高官顯要,在國語問題上依舊樂而不倦,數十年來充當宗教局的官員。其道德潔癖不在激進的宗教局官員之下。

剛剛新聞部副部長阿末扎希才透露,廣播媒介和商業廣告牌將禁止采用不純正的馬來文;國會下議院議長南利則在國會責備一些議員,發言時混合國英語,不但讓人覺得難聽,更嚴重的是污染了國語──馬來語。議長說馬來語書寫已超過1千500年,可能比英文書寫歷史更久,若以口語而言,馬來語的歷史較英語為久。這一點沒研究,不敢評論。

說到議員發言,講了國語之後,為怕人家不懂或誤會,再以英語解釋。就如我們從少年到現在,看許多人寫得一手好中文,卻在一些根本沒有必要的名詞後面括號英文詞匯。溫任平先生的詩文俱佳,我從中學讀到如今,從來沒有覺得他大多數括號內的英語有何必要──我中學時讀了不覺得英文詞匯增加;而今年屆半百偶爾再見,感覺一樣。當時有人說,不見西人寫Confucious後面括號(孔子)。斥此乃挾洋自重,或崇洋自卑云云,恐非完全無的放矢。

南利說500年前柔佛便有以馬來文書寫的歷史書,內中沒用英語。馬來語的詞匯是足夠的,完整的。此說若可成立,那如今火紅燒天的詞匯MISI NASIONAL,漢都亞聽了,他老人家知道大家在講什麼嗎?敦霹靂閱讀洋洋大觀的第九個大馬5年計劃,連猜帶測之後,可以和敦馬哈迪、阿都拉 Komunikasi嗎?舊約聖經在主前已經寫成,大約只用了8千個詞匯。希伯萊口語大約在主後200年就消失了,直到19世紀猶太語言學家埃利澤爾‧本 ‧耶胡達等人的努力,才在上世紀復活。今天如果所羅門王復活,走在以色列街頭,他講的話,以色列人聽得懂。不過,他聽現代人講話,理解大有困難──因為現代希伯萊語詞匯,已增至12萬多個了。

全球化發展孳生新詞匯

在亞述、巴比倫、波斯帝國興起之前、在希羅帝國尚未擴張建立、基督教猶局限在巴勒斯坦地區、中國絲綢之路打開之前,在阿拉伯人印度人來到東南亞貿易之前,世界上大多數的民族語言,也許能完整地自給自足,書寫或口語完全不摻外語外文。但當商業、宗教的傳播,政治上的殖民主義開展之後,許多語言語文就無法保持其“純潔”和“完整”了。想要保持語言語文高貴偉大的純潔血統,那等於自絕於世界,自絕於科技文化的進步、豐富、提升。要頭髮乾淨,我們不再拒絕 syenpu;要現代化,我們不可能拒絕televisyen、kaset,更不會拒絕komputer、komponen、kuiz。完整和純潔,也許我國原始森林最深處的原住民也無法保持。堅持的話,代價是無知和落伍。

橫行全球的英語,截至3月21日,詞匯增至98萬8千968個,估計今秋突破100萬。主要是外來語增加,單單中式英語(Chinglish,閣下若認為此詞多餘,僅此道歉,非挾洋自重也)佔了20%。

使用文字比馬來文早上幾千年的漢語,後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收9千353字,到清朝《康熙大字典》已增至4萬7千零35字。漢語並未因此“完整”,也無法純潔,1915年中國出版的《中華大字典》,收4萬8千字。1968年台灣出版的《中文大辭典》又增到4萬9千905字。如今漢語詞匯每年增加千個新詞。漢語和任何活的語言,永遠不會“完整”,也永遠無法“純潔”。

全球化帶來萬族交流,語文、語言、文化、科技等等的交匯,再以民粹主義談語言語文的純潔性完整性,形同渾人。語文語言的形成,大抵是約定俗成,要以官威界定,宜乎小心,不能妄斷,否則,官家可以放火,百姓不可點燈。官家可以MISI NASIONAL,百姓不可用Hello。

亳無節制,放恣地污染語言語文,正如那些連唱歌的基本技巧如換氣尚未掌握,丹田在哪也不知,唱一句呼啦吸啦如吳牛喘月那麼沉重,這是歌者大忌,竟也粉飾為個人風格,然後流行,唱時人人當咪發出沉重的換氣噪音。不但討厭,且噁心。

我們的政治人物,擔任何官職,通常非因其專長所在,是視乎其政治力量所分配到的政治蛋糕。上述要人既非語文學者,又不見他們對語文有何高見,在民主自由下大家有權發言,若以官威指點江山,大家宜乎小心。我們不需要太多語言的宗教局官員。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星期筆匯.黃子.30/04/200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