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黃子評論 20/01/10 六日譚

幸虧不必不忍卒睹

從小學開始,就看香港的血腥武打片,因此,讀《水滸傳》中,魯智深三拳打死豬肉佬鎮關西,那尖酸殘酷的形容詞;武松血濺鴛鴦樓,有辜無辜,見人就殺,砍人砍到刀刃都捲曲了,只覺痛快,不覺殘忍可怕。

當時不明白大人老說張徹電影太血腥,青少年不應看。現在明白了。

連日來海地的災難新聞照片,一直不敢細看細讀,因為不忍,不忍卒睹,不忍卒讀:太難過了。

多年前,阿根廷突然經濟崩盤,活不下去的人民用報紙包臉,出來打砸搶奪超級市場的貨物。韓裔華裔商販的損失慘重。阿根廷人出來燒砸搶劫,猶包報紙,這是因為廉恥猶存。當時報載,100年前,阿根廷可是地球上10個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100年後,天堂般的阿根廷人民卻要淪為盜賊。

報上那一幀幀的照片,令人發噱,又令人傷感。

阿根廷的經濟是人禍,海地的地震是天災。後者的情況遠比前者緊急和嚴峻。一開始的死亡照片,慘不忍睹;接踵而來,是每日男女老幼都成了打砸搶劫的暴徒。暴徒之間也像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地搶奪;也有照片像武俠小說中為了爭奪武林祕訣,亮刀拉扯爭奪……並非所有的盜賊都是為了生存而搶奪,許多淪為盜賊者不過是乘火打劫的莠民。

各國災難中,到處都有乘火打劫的暴民。是否因為海地陷入無政府狀態,造成海地看起來是人民素質最低劣的國家,最多不法暴徒行兇作惡?

汶川大地震,一方面是中國本身的救災能力,另一方面也選擇性地接受各國第一時間的救援,因此,把暴徒乘火打劫的罪行減到最低。要是中國跟同時發生大水災的緬甸暴政一樣封鎖,本身無力救災,也不讓外國援手,也陷入無政府狀態,以中國人的素質,乘火打劫的罪惡,會跌到海地那般恐怖嗎?

我們無災無禍,我們的經濟也曾經火紅過,緊追在四龍之後。可惜,那短暫的10年,已是黃鶴一去不復返了。伯拉上台5年,不進反退;現在“一個馬來西亞”喊了一年,可是從2006年起,外資撤走,雖然不是洪水決堤的轟轟隆隆萬馬奔騰;但卻是潺潺不絕,迄今未止。新山、馬六甲、巴生河流域、到檳城,諸大城的許多工業區,都在空洞化。記得80代,經濟開始復甦,我所服務的公司要設小廠,每週末和老闆,從蒲種、無拉港、士毛月一直走到武來岸,尋尋覓覓,真是一地難求。而今是有地難賣。政府高喊要轉型為高收入國家,但必須改革的政策卻像老虎屁股摸不得,國民收入只有落個十年如一日地原地踩步。

我們沒有海地的暴徒在國難中集中在太子港乘火打劫,但我們的暴徒化整為零,分頭在全國各地天天打劫,雖然沒燒沒砸,但所獲掠物賊贓質量,相信不在海地暴兇之下。幸虧我們的記者,沒機會拍到攫奪匪行兇作惡的寫真,所以我們不必有太多的傷感,太多的不忍卒讀,不忍卒睹的圖文並茂。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自由撰稿人‧2010.01.2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