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美也須入口人才
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暴君中,毛主席是唯一患上“運動狂熱”的變態病號。這“運動”無關足球、籃球或賽跑,而是三反五反土改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等的政治運動。
每一場政治運動,都是一場人才浩劫。各級人才,各年齡層的人才,被摧被殘,不死也傷,數以千萬計。人才被摧殘殺害的質量,大概只有類似五胡亂華長期戰亂才會達到的“效果”。
因此,他的著名口號“超英趕美”,只是狂燥的夢囈。也只有他“駕崩”了,所有“運動”停止;鄧小平才有機會復出,可以專心治國安邦,改革開放。中國終於可以在國力上超英,現在也可以趕美。
超英不難,二戰過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失去掠奪全球殖民地資源以自肥的大英帝國,早已漸漸瘦弱成二流國家了。雖然美國國債從突破10兆,又已升到了13兆這天文數字,一直成為世人的焦點。而中國的2兆美元外匯儲備金也長期在媒體上耀眼像太陽。中國上了太空、中國辦了奧運,目前正辦著經典性的世博,一路上高歌猛進著“大國崛起”。
在這期間,美國因為次貸引爆的全球金融海嘯,華爾街的老千們以次貸的垃圾包裝成AAA級金融產品賣給中國無知貪官,詐了5000億美元。中國非但沒有受傷倒地,反而在美國施壓下繼續買入美國國債;又下重資加強內需,拯救經濟,成了世界經濟走出衰敗的主力,這叫許多人感覺過度良好,以為中國國力很快就要追上美國了……但,前一陣子才被中國網民狠批的李光耀資政說,噢,還沒那麼快。在未來30年,美國的影響力,仍勝中國。也許需要50年之後,中國才能“趕上”美國。因為無論是民用科技,或軍事科技,中國仍然遠遜美國。儘管中國全力追趕,但美國也是一日千里地精進,並不稍停發展。
而科技發展,講究的是人才。
中共建國時的人才,被運動狂熱份子的毛主席,摧殘得七零八落。雖然老毛的愚眛政策──人多好辦事,成功地製造了七八億人口,但人口非人才。靠人口可以打人海戰術,無法發展科技。單靠現在的13億人口,也還是追不上美國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所凝聚的研發力量。
若單靠13億的中國人口,而無法吸引全球的尖端人才,優劣不言而喻。
李資政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當年唐朝消滅了東突厥之後,西域諸胡尊李世民為“天可汗”。唐朝成了當世最強最繁華的國家,長安是各國各民族最嚮往的地方。唐朝與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交關係。人口百萬的京城,各國僑民和外籍居民竟佔了5%。中亞的商人、各國宗教的傳教士、外國使節、李白詩中酒店的胡姬、能歌善舞的中亞藝人、走江湖演雜技幻術的、各國各族讀書求學入朝為官,或當武將的,萬國衣冠,齊聚長安,共享大唐的繁華。
外國人來華得到好處,他們也對唐朝盛世作出供獻。唐朝在西域開彊闢土,多得外籍將士效力,屢立戰功的高芝仙,為高句麗人;哥舒翰,則是突騎施,即西突厥別部人。
當今的中國,吸引國際人才,不及美國;這也是國力一時延緩趕上的結症,能說無理嗎?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自由撰稿人‧2010.05.21
Friday, May 28,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