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02, 2008

黃子評論 12/12/03 六日譚

回教黨的新賣點

剛剛出爐的回教黨回教國大藍圖,原本支持的自然支持,反對的繼續反對,中間游離因此受吸引而靠攏的,恐怕不會太多,如果有的話。

從學者詹德拉和伍錦榮的分析觀之,了無新意。最令人懼怕的以真主法律取代憲法這動搖國本,以專制威權取代民主平等的基本黨綱沒變;宗教上的排他主義沒變;婦女地位問題避重就輕語焉不詳,總之,瓶中沒有新酒。

倒是對於只講現實利益的短視者,即沒有太大興趣去搞清楚甚麼是回教國,恐怕也沒有甚麼能力去理解回教國是怎麼一回事,沒有眼見實況,是無法想象那情景的人,對於丁州回教黨政權設立的百萬基金幫助貧窮的華裔,有莫大的吸引力。

當回教黨主席說,他走入華人地區發現,華社中只有少數人是百萬富翁,同時全國也有不少需要幫助的窮人。其實,只要馬來政治人物不搞種族主義,像近日的《馬來前鋒報》宣稱,華人的財富是馬來人的三倍等等充滿偏頗別有居心的動作,華社已感到十分窩心了。即使是最具權威,敢於斥責自己同胞的馬來政治領袖,除了稱讚華人勤勞、長袖善舞之外,也從來沒有持平地以諒解的心態,去看華裔印裔社群的貧窮問題。

經濟地位比華人更不幸的印裔社群,“害到”到三美威魯迄今不能退位讓賢,告老還鄉,而必須烈士暮年、壯心不己地繼續為其族群奮斗。多少次在國大黨的代表大會上,三美威魯向國陣老大痛心疾首聲廝力歇地喊話,呼籲國之大老關注印裔社會的貧窮問題,拯救不斷沉淪的經濟教育社會家庭問題。

可是,馬耳東風,一切仿佛不過一場戲,曲終人散,鴻飛那復計東西,誰還記得代表大會誰喊過了甚麼?

至於華裔,幾十年來,老是被“屈”得仿佛個個都是百萬富翁似的。而且致富都是以別人更加貧窮為代價。像個習慣性被“屈”的童養媳,聽到哈迪阿旺這番務實、客觀、公平、親民的談話,能不感動嗎?武吉不蘭律,誰還記得那些不幸的家庭?除了教會團體仍在關懷那些家遭巨變的孤寡?政治人物中,當初以之為政治課題玩過就算了,乘機撈完政治本錢者也走了。哈迪阿旺去看過他們,記得他們。

回教黨的財力好得到那裡去,設立百萬基金幫助貧窮華人,雖然杯水車薪,可是那份心意可以推動多少人心呢?

回教國大藍圖,對華裔社會來說,只要不減分就好了。百萬基金助窮人,絕對加分。國陣在這亟需華社加分的時刻,真是莫名其妙,《馬來前鋒報》還會大玩減分的遊戲,是何居心也?如果阿都拉阿末因為朝聖文章被終結其報人生涯,《馬來前鋒報》的過時種族主義者,實在也不宜坐在那裡繼續幫巫統的倒忙了。

回教黨日得民心,不是沒有道理;巫統日失民心,也是大有道理。只有明白道理,按直道而行的政黨,才有前途。(作者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作者為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
星洲日報/6日譚‧作者:黃子‧2003/12/12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