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和納茲里的數據
我剛剛在咖啡店聽到兩個“安哥”在討論國家大事:
“你知道摩根士丹利公司嗎?”
“聽過,但不知道真正是搞甚麼冬冬的。”
“她是著名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最近指大馬從1980年代到今天,貪污的款額高達320億令吉。”
“甚麼?!從80年代到今天,才貪污320億令吉這麼少!老兄,是摩根士丹利在看衰我們,還是你老眼昏花看錯數字?我們堂堂大馬這麼大,是經濟大國,不但股市市值破兆,進出口總值也破兆,這雙兆成就,可沒多少個國家可以達到的境界。我們常說得天獨厚,其他滾滾財源的收入不說,單單政府宣佈國油所付的稅就五六千億這麼多,我們的權力人士又不是沒看過‘大蛇苛屎’,像非洲像朝鮮這等破落戶窮國,跳蚤腿上搾不出油,貪污了20多年,才貪這麼一個零丁的尾數。我不信,這嚴重傷害到我身為大馬公民的尊嚴,貶低我們的國威和貪官污吏歛財的能力。”
“報紙這麼寫啦。”
“盡信書不如無書,報紙是不是這麼寫,我不知。報紙真的這麼寫了,也可能是譯者常常把 Billion(10億)誤譯成1億。把320個Billion當成320億。‘輸人冇輸陣’,中國的貪官污吏一年就貪污幾千億,若說我們20多年‘貪掉 ’3200億,還說馬馬虎虎,近乎中肯,沒有存心歧視,沒有看扁大馬的財力和貪腐的能力。”
“噢,是的,我看錯了。報紙上寫是3200億。但是,首相署部長納茲里已斷然否認。他說1990年到今日,反貪污局調查了1萬3309宗貪污、濫權、舞弊的案件,涉及的貪污款項還不到3億。兩者的落差實在太大。不知這家著名的國際公司是不是又在妒忌我們,妖魔化我們?”
“老兄,你聽過冰山一角這句話嗎?”
“有”
“你知道看得見的冰山那一角,佔整座冰山的多少巴仙嗎?”
“不知”
“看得見的只有10%,90%是看不見的。但這在其他事上只是形容詞。人家國際大機構不是吃飽沒事幹,終日惹是生非,造謠中傷各國渡日的。他們發表的數據,不能說是絕對真理,但必須有所根據,否則,是自斲公信力。搞不好,會被告到頭破血流,不信惹一惹鄰國的李家王朝看看。我們的部長根據反貪污局的數據,此乃官家援用官方數據,沒錯。問題就如,反貪污局是漁夫,貪污濫權瀆職者是水裡的魚。即使全球對魚肉的需求量這麼大,捕魚的技術已經如此先進,但河裡海裡的魚,沒有被捕到的仍是那麼多。而大馬對魚肉的需求量不高,儘管河裡海裡魚多,但下網的漁夫少;另者,像雪州大臣的助理這類具迫切性必須馬上行動的也不多。因此,捕到的魚,跟逍遙在江湖的魚蝦存量,難成正比。”
摩根斯丹利和納茲里天壤之別的貪污數據,可以這麼解讀嗎?你說呢?
星洲日報/6日譚‧作者:黃子‧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2008.06.29
Friday, July 04,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