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07, 2008

黃子評論 13/11/02 六日譚

公开讲的不可怕

以英语教数理的课题,在大原则大方向,大家都同意必提高大马学生的英语水准。问题就出在如何提高的技术问题。当然,也没有人会天真到,就完全相信这是单纯的语文问题。而整个互动的过程,亦如此反映。

语文问题本来就该从根本的语文科下手,其中包括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西方国家的小学生,并不像我们的高压填鸭制度,他们真是有福多了。学习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没有那麽多的课本,更没有华小那做不完的功课,好像希腊悲剧神话中那个被罚不断把滚下来的石头,重覆的推上山。

我们不否定,透过那没完没了的功课作业,资质好的学生,可以应付,也能吸收;可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则从此对书本产生极大的厌恶感,学习变成一种梦魇,念完书後,从此不再碰书,这也是原因之一。西方国家的小学教育,注重启发性的教导,在游戏中学习,这是更符合孩童的心性。而阅读课外读物,反而是教育的重点之一。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语文好,不是靠学校的课本,更不会是靠数理,是靠大量的阅读,特别是文学作品。

友辈中,在华小毕业後进入国民型中学念,英语好的,全都是在年少时殷勤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读时代杂,以及英文文学著作,当然在过程中,都有一个痛苦时期,需要猛翻字典。这麽多中英俱佳,甚至在大马这出版业原始的国家,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们的英文著作,全是从少年就开始培养起的阅读习惯。

要提升语文,少一点填鸭式的功课作业,多一点阅读的时间,多一点有水准的文学读物,断乎不是数理。虽然学习英语的数理词汇,对於华小学生进入国中继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243的方案确定前後,巫统的高层,就一再地发出警告,要用法律对付异议者,真是令人万分遗憾的事。

既然243是所谓双赢的决策,又是巫统高层一再强调,是大多数人的决定。而董教总只代表一小撮人的利益,有人甚至说,只代表本身的利益,因为人在其位,不得不言。那又何必一再声色俱厉,要以法律对付呢?国阵的决策代表了大多数,少数人的反对,又奈我何呢?

董教总所表达的不同意见,政府权衡之後,要不要接纳是另一回事,只要他们是在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这是民主体制,应该受到尊敬。用煽动法令来对付不同意见的团体、对大马的声誉有弊无利,其一,是否会有滥用法律之嫌,难服人心,效果适反?其二,是在这外资纷纷撤走,亟需新投资进来的局势,制造不必要的不 稳定因素,是否值得?

不准人民公开讲话,人民就因此闭口不讲了吗?公开的不可以讲,转到地下,形成暗流,听不见,就等於没有了吗?

只要是守法,又理性的表达意见,即使再不中听,古代的多数专制君王,尚且让人讲话,何况,这是民主国家,何况国阵的江山又在新选区下稳如泰山,副教长不是叫华基政治领袖别怕──可以在马来选区中安然过关了吗?

公开的讲,是人民的权力,也没甚麽值得怕;值得朝野惧怕的,是不出声不讲的极端恐怖份子。

作者为文桥传播中心总干事
星洲日报/6日谭·作者∶黄子·2002/11/13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