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女從政,其志可嘉
當今,馬來西亞華小的華文水準,若非世界最高,至少也是最高之一。
若華文也是遴選世界最好小學的主要條件,那我們的華小肯定可以“代子從軍”(小學是大學之母嘛,沒有小學,何來大學?我們的馬大理大一眾大學跌出世界兩百大)地為國爭光,爭不到哈、耶、劍、牛的前4名,爭回個前50名,應無問題。
2008年度UPSR的華文試卷,馬大中文系講師潘碧華博士,看了說都要費時去理解。她可是本科中文系,且當年的馬大仍是國內最高水準,在國際上也不賴的大學;博士學位則是從中國最好的北京大學唸回來的。中文底子如此扎實高深尚且要費時去理解,像我這種非本科生,半路出家唸中文系,水準再高也有限,費了多少時去看,也一知半解。碰上任何一年UPSR的考卷,可沒把握──因為從小學到中學,讀英文,有學 Grammar;上華語課,還不知有語法這回事。要搞清楚主謂賓,比中學時背《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難多了。碰上考卷上的語法,不是死翹翹,也會人翻馬仰。
世界會進步,就因為一代比一代強。所以,看到人家寫文章,遣詞用字,只敢謙卑地學習和佩服,絕不敢像友人們,一見到人家的文章或什麼的,動輒就噴飯倒胃──如時行迄今未衰的專欄欄名,把4字成語典故點石成金,改動一兩字,像精金嵌上美玉,把自己的尊名羼進去。自己華文水準欠佳,名字也不怎麼樣,無膽自戀,更不敢對人家的尊名芳名或創意之類,說三道四。
近日各黨適逢改選,但見今時不比從前。有意逐鹿中原者,不能單靠主人、撐腰者的祝福或菜單,就可保証馬到功成。時代進步,手續增加不少。例如,欲出馬競選高職,除了必須到各處拜票,也須喊喊口號、提出競選宣言這些應景文章。這些鴻文,都大有學問。如大概是問遍同志之後,連退兩步只爭回馬華副會長的黃燕燕,其競選口號,即極為古典又“Update”的:現代花木蘭──帶女從政。花木蘭為“五胡亂華” 的亂華胡人之一的鮮卑族。用現代話就是今日中國的少數民族。
華人在此,也算是少數民族。不知黃燕燕有此含意否?
木蘭代父從軍,乃因父親年老,不忍見他上彊場;幼弟太小,也不能代父。她唯有悲壯地女扮男裝上陣。
如今黃燕燕的“帶女”,以我低水準──因為沒把握考好我國已臻世界水平的UPSR華文考卷──這“帶女”,看來像單親媽媽:獨力撫養,家中無人可代為看顧,要從政也只好拖著女兒∕小女上陣的意思。
我的華文太爛,可能把牛頭解讀為馬嘴,恭請各方多多指正。若我的解讀正確的話,請大家多多支持這麼為國為民犧牲的同志,投她∕她們一票,“帶住個女”都要從政,壯哉其志!無論我對我錯,都証明她∕她們的華文、文化水準先進高超,必能為族爭光。善哉善哉。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2008.10.19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