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5, 2008

黃子評論 15/10/06 星期筆匯

真的在乎人民的不滿?

李資政在感到抱歉,但沒有道歉的公開覆函中解釋,他在論壇上的言論,沒超過在自傳中所講的。儘管首相對此感到不滿,內閣也表示不接受,事情只能、也應該就此打住,再糾纏下去,不見得會結出更肥美的果子。

不過,當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發表了土著股已佔45%,翻了當權者的18.9%一番有餘的數據,情勢大異。繼首相警告這錯誤數據將“挑起憤怒情緒”、農長慕尤丁斥為“垃圾”,發出最後通碟,下令認錯,否則對付、馬六甲首長莫哈末阿里指為“愚弄”馬來人、副財長阿旺阿迪扣上帽子──有“隱動機,要破壞國家議程”的高壓下,連敦馬也說是錯誤。土著股權45%這朵花,結出迥然不同之果。所長楊慶元不願多談,表示會致函首相澄清;主席──敦馬的公子米占馬哈迪則說,該報告的計算方法和假設存有弱點,並沒有作出合理的總結。主任林德宜博士辭職以保學術自由的尊嚴,值得國人向他致敬。

發揮亞聖教誨,凡不中聽的必置疑

兩千多年前,孟子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雄辯的亞聖所指的,竟是煌煌的儒家重要經典《尚書》!孟子就是孟子,早就在現代主義的批判精神、後現代主義的相對主義出現之前,已非常理性思考、獨立思考,敢予置疑權威經典。經典尚且不可盡信,應存批判精神過慮才吸收,何況任何調查、報告,即使是聲譽卓越的機構所研究的心得。連牛頓、愛因斯坦的偉大學說,都有人可以找到毛病或不足之處,建立新的理論,突破科技。這世上有什麼報告、有什麼理論、有什麼說法,是完美無瑕、沒有弱點的?

每當國際上有什麼報告出爐,任憑是什麼公信力超高、卓越不群的大學、雜誌、機構,只要對大馬的評價不高,如禮貌欠佳、如競爭力低落、如大學排名降級,我們愛國心爆棚的黨國要人,不是個個都具備孟子的批判精神,也深諳統計學的遊戲規則,立刻群起而攻之嗎?上述的言論和報告固然可以置疑,可為何會出現令當權者如此不滿的論述,豈非我們這個國家有太多機密,太多黑箱作業,以致國際國內,稍有理性、獨立思考者因此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敢深信不疑,而另有觀點,自行研究嗎?

像李資這種深具“煸動性”,會挑起華人不滿、像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這種與官家落差如此之大的數據,若默認的話,豈非瓦解了當權者施政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問題在於,誰的弱點少些?什麼人的說法,更接近真相真理?任何人可以反駁李資政,甚至也有可能駁到李資政啞口無言;高壓之下,說不定可以叫楊慶元低頭認錯。但當權者口口聲聲所擔心的華人不滿、會挑起憤怒的情緒,就自動人間蒸發了嗎?

當李資政惹不滿的言論一出,華裔部長第一時間直斥其非,大家心照不宣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在媒體上,也有躲在古怪筆名後面的人發表文章不滿李資政的論述,堅持華人沒有被邊緣化,其幼稚不值一談。不論支持或反對李資政的言論,或李資政有沒有發此當權者所不滿之言,以及當家所擔憂會引起華人不滿,李資政皆非無的放矢。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的數據與官方相差多少,也許會引起憤怒。不過,當權者若願正視人民的滿意不滿意,機會太多了,毋須等到李資政或任何機構發言、報告。

強勢壓下異見,眼不見為淨誰滿意

各民各族的不滿雖不致多到罄南山之竹猶不足以書之,但也不容否認完全沒這一回事。三美威魯最近宣布五條私營化大道今年不起價,但明年會起價,這條條不是通向羅馬卻每三兩年就起價一次的區域性或全國性災難,人民何時滿意過?即使是政府負責賠款而人民逃過百上加斤的重擔,但私營化道路,只肥一小撮人卻苦全國百姓,如此德政,難道當家者以為這些迄今尚未見光的合約,人民會欣賞不己?

馬航、柏華惹等丑聞,拖延已久,是人民所樂見的?

關心、了解飆車族,並為他們舉辦5萬人飆車嘉年華會,連警察都不以為然,拒絕共襄盛舉,人民真會感激政治人物的用心良苦嗎?

非回教徒部長連署呈上備忘錄,被呼呼喝喝而收回,以後在國陣精神協商下,全無下文,是非回教徒開懷大樂的喜劇收場?

三美威魯為了印裔社會政經文教每一領域節節敗退,請求政府關注。唇乾舌焦,說若政府再不反應,他封口了,立遭到副揆的指責。印裔因此感到幸福快樂,拍掌稱快?

第九大馬計劃,只建一間新華小,且是宏願學校,五六百萬華人及把孩子送入華小的巫印裔家長全體歡騰,謝主隆恩?

每一種論述,都可能有弱點,問題在於:哪一種較接近事實而已。別以為全民皆愚,權重聲大把一切壓下去就可以妥善解決,就舉國皆歡。若真的在乎、真的擔憂人民的不滿和憤怒,正視根源所在,而非以泰山壓卵之勢粉碎一切異見。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星期筆匯.黃子.15/10/200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