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5, 2008

黃子評論 29/10/06 星期筆匯

惡劣的廣告,可議的心態

廣告,精彩的罕見,可笑的卻很多;但到了令人憤怒/厭惡的,則是數年才得一見。最近雪隆布城私營化的水供公司,正在嬉皮笑臉的在電台大打廣告,內容大意為:一人自言自語澆花洗車洗刷等等,每月所耗不過10令吉,如今結單竟驟增至三四十令吉,另一人插話授妙計,若不喜歡的話,可以用雨水或井水。理由該公司已換了水管,提供較清潔的水。

究竟是應唸一聲妖孽還是“陰公”?這“天大”理由即暴漲水費三、四百巴仙!全然無視政府抑制通膨的努力、消費人的權利。

做好本份,何足道哉?

供應清潔食水,原為水務局或者任何負責單位的天職。水供不淨,即為失職。任何官營私營盡責,何足道哉?正如嬤嬤檔賣拉茶賣咖啡,確保所售飲料衛生乾淨,喝了不會中毒拉肚子出人命,有何可自誇?反之,不給人告到“執粒”,也會丑聞千里傳而檔可羅雀,黃飛鴻收檔。供應惡質用水給消費人,而主其事者無事,不必引咎辭職,只因我國一切政治化,一切以政治/種族為考量,不肯實施問責制,因此,公務員或政治人物失職瀆職,引發彌天大禍,殃及蒼生社稷,亦毋須擔心飯碗跳舞,或官位動搖。此為國家不幸,人民倒楣,絕非什麼可誇耀的國恥。

倘若為政者在聲討李光耀,以及打壓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發表土著45%擁股權所持的理由──擔心人民不滿,就應正視大馬職工總會和反對水供私營化聯盟的意見。就應俯順民意,不應再為人民無緣參與討論的合約,又再簽下此損國傷民獨肥私營化公司的合約。

不利國/民的條件,如降低42.78%無收益水費5%,即可漲價15%。反對者說這只有部長能夠明白的邏輯,絕未誇大。從3歲小童到專家學者,誰能明白其中奧妙?利益在天秤上如此傾向一方,恐怕在馬來西亞以外,千年難得一見的奇聞也。也許只有昔日帝國主義宰制全球,無奈的弱國任人魚肉,才會有倒霉者冒千古罵名犧牲小我當代表去簽不平等條約。

所謂無收益水,既水管爆裂流失/被無良商家廠家個人盜用等等。這些全屬管理者的責任,正如零售商,不論小店或超市,長年面對偷竊的損失,因為損失入肉入骨,經營者唯有不斷提高道之尺,以制魔之丈來減少損失。只要能控制在5至10%,則業者仍有利可圖,若要全面杜絕,難於上青天也。水務局的無收益水如此之高,因為損失是“阿公”的,不痛不癢也。若要私營化,正應是取其入肉傷骨之痛,才會全力以赴,提高效率,減少損失,賺取利潤,也減少了寶貴天物的平白浪費。而今反其道而行,又何必私營化?該公司降低無收益水之後,已取得2億盈利。延遲讓它調高水費,又賠1億5千200萬令吉,而調高之後,另賺1億。倘若職總和反水私營聯盟提供的這些數據無誤,廣東話的豬籠入水,似乎專為形容此事。

有恃無恐,豬籠入水?

至於去年1月,授權水供公司,已奉上29億,欲知此天文數字的,可向上述反對團體查詢。

私營化公司說已經換了水管,提高了水的品質。所謂已提高的品質,是否已到了先進國的水準,扭開水喉,即可咕嚕咕嚕地暢飲?張五常說西雅圖的自來水,其味比什麼礦泉水都好。我在加拿大和澳洲喝的自來水,不敢說什麼較礦泉水美味,但比我們過濾後再煮沸的水味,好得多。在澳洲不必雨水或井水,自來水任你澆花洗車,養鯨魚養水牛,全都不必付一個仙,100%免費。

政府自己管理或政府委任私營公司,供應免費水給人民,並非什麼驚天動地的福音,這不過是稅收結構而已。而我國私營化公司敲骨吹髓的貪婪無恥,人民積憤已深。只因,政客深知尚未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境地,所以仍恣無忌憚地繼續玩下去。

換了水管,水價一漲就三、四百巴仙,比石油起價30仙,高了幾百巴仙?石油起價後,政府步步為營,管制百物價格,深恐百業“油”漲船高,“乘機”喊漲,而引發連鎖反應,惹起民憤,危及當權者威信。當時政府以各種數據,不准印度煎餅等起價一兩毛錢,如今為何獨厚水供公司,一起三、四百巴仙而無聲出?

私營化可以如此惡劣態度,自以為幽默,挑釁地公授錦曩妙計,叫公眾去用雨水井水。若非有強大後台撐腰,在21世紀的資訊時代,怎會有寡頭壟斷的企業,如此囂張跋扈?惹人噁心的廣告也敢出街,悍然不懼激起民憤。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星期筆匯.黃子.29/10/200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