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04, 2008

黃子評論 03/02/08 星期筆匯

走失一羊,尋回一腿──政府部門放寬採購條例

馬太福音18章,記載耶穌基督講的一則著名寓言:有個牧人,有羊百隻,走失一,就撇下99隻,上山下谷尋找那隻迷失的小羊。找到了,歡天喜地把它扛在肩上,帶回家。找回迷羊的喜樂,比擁有99隻未迷路的還大。

半個月前,華裔部長為華商捎來好息,據報導,相關的華商聞訊,歡天喜地,曰:這是新年的紅包。

華基政黨在政府內部、在內閣提出檢討,為民請命,要求政府放寬政府部門向非土著供應商採購的限制。“原本”政府部門採購任何物品,凡價值超過一萬令吉,只可向土著供應商採購。修改後的條例,只有5萬令吉以上的訂單,才必須向土著採購。非土著供應商賣東西給政府的數額提高、機會增多了,所以非土著商人歡天喜地,好像耶穌基督的寓言,找回那隻迷失的小羊了。

可是,回想70年代中學考試的熱門作文題目,有關新經濟政策的種種好處,只有土著的30%擁股權及後來的固打制,似乎並無政府部門不准向非土著採購這一條。就像六祖慧能的偈子: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政府部門的採購,並不像工程部的工程,自1970年新經濟政策實施,在第五大馬計劃開始鼓勵土著參與。發展到如工程部長三美威魯今年宣布,在第八、第九個5年計劃時已大躍進,把96%交給土著公司承建。但是,新經濟政策並未定下如此政策,退一步說,縱以國陣的固打制方略,此亦是明顯的顛覆。不知身為部門首長的三美威魯,部門的利益資源如此違背國策、顛覆全民共榮共存精神語境下,如何照顧非土著承包商的權益和機會?

無論奉行哪一種經濟制度,市場經濟或是計劃經濟,世界各國政府都是最大的買家之一。在本國市場消費、外資需求、出口需求之外,政府的消費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任何一個政府減少開支,節採購、減建設,帶來衝擊極大。政府若原向“所有人”買東西,突然改變政策,只對某些人買東西,則是大多數賣家的極大災難。我國的非土著供應商,過去兩三年即面對這窘境,且無風起浪,供應商們都不知為何往來已久的部門突然被命中止採購,對方也不願透露下令者身分。受影響者嘩然,媒體追查起來,各部門推來推去。按華裔部長所言,是華裔經濟諮詢理事會多方收集資料後,才知始作俑者是財政部。而這事發生在2004年大選打包青天牌過後的2005年。

財政部固然是個權大勢重的部門,但該部門是否有權力繞過新經濟政策,繞過內閣而制定新的指令呢?看來是,否則又何致於此。惟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猿聲啼不住,而國陣的成員黨,包括內閣部長,猶蒙在鼓裡,也不知指令從何而出?對於關乎國家,影響全民的政府,國陣成員黨竟須如情報人員多方搜集資料求證之後,方能確定源頭;搜足了確鑿的證據,方能在內閣為民請命。真是情何以堪?

若無華基政黨發揮聯邦調查局的偵察功能,又發揮國陣的協商精神,這“本來無一物”的限制,將會繼續限制下去,繼續蒙塵,也不會改變限制的遊戲規則。如今改變了遊戲規則,功在華基政黨、領袖。政黨領袖倒像神秀上座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唉。

若說2005年財政部設下採購指南之前,非土著供應商有一百隻羊,有了採購指南的限制之後,走失了一隻羊;經過華裔政治領袖等的努力,找回的不是全羊,只是一條羊腿。但這支失而復得的羊腿,據說也足夠叫相關的供應商們歡天喜地像找回迷羊的牧人了。換成反對黨和異議分子,只能高喊羊不見了,連個蹄都找不回,別說一羊換一腿的新年紅包。所以,大家應投票支持捉羊卻尋回羊腿的代議士,或喊了只聞蕩蕩迴聲的……?

星洲日報/星期筆匯.黃子.2008.02.03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