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春秋如何過
相信包括林敬益在內,選前再如何做最壞的打算,也想不到民政黨會失去檳州的政權。一些評論說失去檳州執政權之後的民政黨,泡沬化的危機,遠高於其他國陣成員黨。
林敬益接受媒體的採訪說,10年時間民政黨能捲土重來,再掌檳州政權。這正合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10年生聚之說。
民政黨是否會泡沬化,危機並不小,雖然其狀況尚不致於像昔日沙巴的人民黨,兵敗之後,不旋踵即樹倒猢猻散,人民黨全盛時所建的大廈,在沙巴首府印証著“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而人民黨也就“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或許,民政黨能在10年之後東山再起。但大家也不會忘了,當馬華失去檳州的政權之後,無論是李三春的時代,或是到了林良實托2020宏願之福的全盛,馬華都沒機會重奪檳州的政權。
3月8日大選後,我國的政治生態,應該無法再回到從前了。無論更好或更壞,原本的結構已受衝擊,下屇的大選,以及再一屇的大選,在檳州華裔選區跟馬華同屬難兄難弟的民政,還會分到同樣的席位嗎?相信現實不致於殘酷到如人民進步黨。
人民進步黨在馬哈迪掌權時意外分配到一個副部長之位,立刻雄心勃勃,希望恢復他們的往昔光輝, 4國12州,但至終只能爭取到主席卡維斯葬身的太平一席。但席位上的逐漸縮水,機率極大。此一時,彼一時也,只要天平傾向任何一邊,即使國陣重奪檳州政權,“做莊”的未必就是民政黨了。
李家全蟬過別枝,或有其他中壯年的領袖步其後塵,一大票同志退黨加入檳州的執政黨,即不足為奇,也有大籮的理由。須知民政黨能夠壯大,原就是被馬華當權派逐出的林敬益為首的改革派加入,以及後來不願跪著生要站住死,想殺出重圍的曾永森,失敗後挾 “華人救星”的聲望加入民政,成千上萬馬華同志追隨他棄暗投明。
許多民政黨的同志,並非打從開始就是為了實現多元種族的志向理想而加入民政。民政黨不過是他們延續政治生命的舞台。許多不是跟隨領袖從馬華“跳糟”過來的同志,也不見得就是膺服民政的多元種族理念。民政,不過是馬華以外的另一個選擇而已。
瓜向大邊滾。如今“大邊”在行動黨、在公正黨,何況這兩個黨,也是多元種族,理念與民政無悖,不過是由華人領軍或馬來人作主而已。
民政黨即使有機會“做莊”,那也許是10年後的事。人生有多少個10年呢?像李家全這般春秋鼎盛的中年,再過10年雖未進入老年,也在樂齡門檻了,屆時民政黨老大誰當,這還難說呢?
蘇東坡說“十年生死兩茫茫”啊,怎麼閒著10年春秋去等待一個茫然呢?所以木著表情,李家全也要接下林冠英的委任,去為檳州人民服務,這才是實的。接下來會有多少民政馬華的同志務實不務虛,不願虛耗生命為10年後的理想奮鬥,而“腳踏實地”走向瓜大的那邊,加入行動黨、公正黨去為民奮鬥和服務,很有看頭的。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
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2008.04.29
Wednesday, April 30,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