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作官的利息還要高
重農抑商的中國政治社會制度下,經過幾千年的累積經驗得出此結論:任何投資,回酬最高,莫過於作官。
作生意雖是最重要的致富之道,回酬最高,卻是作官的。像和珅這類型的絕世貪官,比較特殊,不適合引證,普通的清知府,3年就有10萬白花銀,而其奉祿,可能一年不過數十百兩而已。若非清知府,那3年下來,身家的暴漲,只有大馬剛剛設立二板時,新股上市的氣勢可堪比擬。二月河的帝皇系列,數據詳細,也可靠。
中國人的歷史經驗,仍然在非歐美國家大量複製。作官和生意,同樣需要本錢,當別人去耕田種地,養家活口;想作官的人,則須投下時間精力,寒窗苦讀,放棄生產。這還是部份的成本而已。如李崇孟放下獸醫不幹,花了十多年光蔭去服務人群,耗上萬百零吉,結果,只當過一任國會議員。若官運不來,時間金錢的投資,血本難歸。如此賠本者屬於特例。
一般上,只要當得上官,那回酬十分誘人。此所以,10年前,選個巫統區會主席,投資600萬,平常事也。看看前聯邦部長、前沙巴州首席部長奧蘇蘇干,單單在英國禮嘉酒店賭場涉及的賭注,以及所輸掉的巨款,當證此言不虛──作官的利息,比作生意高些。
奧蘇當聯邦部長及沙巴首席部長,共15年,所得薪酬恐怕少過500萬。扣掉衣食住行,剩下來的儲蓄,除非有人代他投資,而且是經營有方,無往不利,又本小利大,才會收錢生錢的滾雪球之效。如投資股神巴菲特的股票,否則,連索命的梭羅也會損兵折將,虧到滿天星斗。
除非奧蘇是甚麼世家弟子,富豪之後,咬著金湯匙出世,坐享千萬財產,否則,以其官場收入,絕無可能在7個月時間,可以下注1億55萬令吉,輸掉3117萬!至於,他在澳洲賭場的投注,以及所輸,又有多少呢?
千言萬語,讓人聯想翩翩,作官的利息到底好過作生意。
在馬來西亞作官沒利息的,大概是繳不出千多元所得稅的國父東姑阿都拉曼,以及他那一輩的政治人物,如巫青團長說其祖父過世,僅留下30塊錢。這種官或政治人物,早已絕種。
話說回頭,在馬來西亞這得天獨厚,擁有各種全世界都羨慕的豐富資源,雖然很快就給挖空掏空的國度,還有比作生意比作官更好的回酬。只要搭對車,閣下可以成為 AP天王,得到私營化計劃、分配到股票、分到現款作本錢再加公共工程,不但一夕之間,晉級千萬億萬富豪,而且,打破希臘神話所說的,機會像個滑不溜揪光頭的小孩,一錯過,榮華富貴飛走了,永不回頭。
因為在馬來西亞,機會不是一去不復返,而是像電影“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甚至流行曲“ Knock 3 Times”。四大AP天王,得到數以十億計令吉的AP,不是一次過,而是年年有。你說,這利息不比作生意,作官高嗎?
當然,這只限認識有權力分配資源的黨國要人,或高級公務員,如國際貿易及工業部祕書長西迪哈山。
作者為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
星洲日報/6日譚‧作者:黃子‧2005/07/24
Wednesday, April 30,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