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好的事讓倪可敏幹了
聯盟時代,為了使耕者有其地,政府開放土地,讓人民申請:如柔佛州等就有所謂的馬華芭。當中有些無知小民被無良政棍利用名字過橋,申請過後,土地變成別人的,這是另當別論。但政府作的是益民的好事。
國陣時代,為了扶貧,為了讓沒有土地的人民可以成為有土地的農民,開發分配大量的墾植芭。數以十萬計的平民受惠。
彭森等州的墾植民,在80年代,原品產價格低落時,生活非常艱苦,但他們居有定所,三餐無虞。後來苦盡甘來,有些土地被徵得到高價賠償,因而成了百萬富翁。更多土地未被徵用者,這幾年日子好過城市的打工仔,多矣。
蘇州過後無船搭。
敦馬掌政之後,在吃盡農產品價格低落的苦頭後,致力推行的是工業化商業化資訊化的2020宏願。政府再也沒有大規模分發土地給人民,無論土著非土著。即使放棄7000萬人口的大計,人口的自然增長,仍然非常可觀,何況還有大量非法移民大量合法化;而土地不會增長─因為沙努西的吉打州務大臣當不穩,空前的填土超級計劃胎死腹中。
餘剩的土地有限,非但不再放發,只要奸商看上的,反會使上神通驅鬼推磨去徵用呢!此後官家土地的用途,若非有短期暴利的商業,就是有宏偉巨構金碧輝煌的建築,就是大而無當的超級大白象。又或者,權力人士自行分配,或權力人士如老查按法律程序申請一塊又一塊的土地開油站建皇宮蓋沙爹屋……。平民久未沾此恩澤。
零非法屋聽起來固然是非常高遠的政策,可是有時若未能個別明辨,妥善處理安頓那些貧民,可真殘酷。有權力有門路的老查可以按法律程序申請土地,沒有權沒知識的貧民,連棲身立錐之地也不容許,這豈是偏差兩字可解釋?
政府再無大規模發放土地給人民,大概沒有人會苛求。但像新村地契年限的萬年苦楚,這緊急時代的非常產物。數十萬人被殖民關入集中營般的新村,殖民政權為了保住政權可以殘無人道,不分青紅皂白燒掉人民的屋子,強迫遷入“新村”,那可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
但獨立半個世紀之後,這50年來,大馬人自己當家作主,新村則長期如棄嬰孤兒,再好也不過如二奶子地自我求存。不過一紙地契,都像搬遷建設華小那麼多磨。霹靂州新政府一上台,就宣佈發出永久地契,讓人民可以世世代代子子孫孫有權力住在自己的土地上。
這麼好的事,益134個新村50萬人民,損害了誰的利益?
挾泰山以超北海,孟夫子說這是不能。不肯為老者拆枝,這是不為,非不能也。這麼好的事,這麼大的一個國陣錯過了;一個倪可敏肯幹,人民聯盟三黨就讓事成了。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黃子
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2008.04.06
Wednesday, April 09,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